找到相关内容1117篇,用时2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武则天的宗教信仰

    相当于人间四百年)。然后,弥勒便下生尘世,即阎浮提,见人们享受“五乐欲”,导致“众生沉没”,难免“三道苦”,于是在龙华菩提树下道而成佛果。  弥勒成佛之后,遂向“众生”指出嫉妒谄曲、佞浊邪伪、无...兹氏大悲尊,入般涅槃后,正法住于,亦满六万年。若于我法中,深心能信受,当来下生日,必奉大悲尊。若有聪慧者,闻说如来事。谁不起欣乐,愿奉兹氏尊?若求解脱人,希遇龙花会。常供养三宝,当勤莫放逸。  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81166656.html
  • 以寺院学风及道风的建立谈僧青年的道业规划

    尤其是面临现在的五浊,道德的沦丧,声色的诱惑,邪见的污染………等。僧众的培养,道心的要求,乃至软化信众,皆应以道德为根本,因为宗教教育,可以弥补现代教育中,在“生活教育、道德教育”的不足。可从两方面...与解说,更不可轻视它们不重要,需知一位僧众在一天中能下造十业的话,人天皆礼敬,鬼神皆赞叹。甚至可效法莲池大师的《功过格》制定,日日反省,周周检讨。如此,断烦恼、改习气的德行教育,才能真正落实。  ②...

    心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3867039.html
  • 台密史略考

    说的“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的道理,指出一乘成佛是究极的至理,但由于在这五浊中,众生的根机不同,故诸佛以方便的办法,先说三乘,后说一乘。  为了驳斥“五性各别”、“无性”...学。此外,修习“止观业”的学生还应通过修四种三昧的禅观而成就其观法。总之,通过天台的定、慧理观,真言的心、口、意三密和大乘戒的遮持善和禅功能的以心传心,使法华圆教达到圆融统一的至极境界。他在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3868251.html
  • 惟贤法师:实修问答集

    身,有什么五蕴身就相应有什么环境和遭遇,这是谁都有的,不能分开。比如说菩萨成了佛,他就有佛土;法藏比丘成了佛,根据愿力就有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正报就有什么依报,众生有业报,其所依报的土就是五浊,这...信仰要坚定,愿力要诚恳,再结合行持。同时,在主观上对于五浊应该有厌离心,若你对五浊没有厌离心,贪爱心重,欲望心重,你念佛也起不了作用。“念不一不生极乐,爱不断不离娑婆”,就说明这个道理,念不专一...

    惟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1268944.html
  • 星云法师:人间佛教的建立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他以无比的悲心,发下十二大弘愿以度脱五浊的一切众生。他随时随地驾著慈航,席不暇暖,运用神通方便,寻声救苦。只要众生发出求救的声音,观世音菩萨没有不及时应现,及时...不念对治恶念的方法。   第四相:若念善时,生不善念;观念患时,亦生不善念;不念念时,亦生不善念。这时,应以思行渐减其念。譬如有人急速行走,自忖:我何不徐步呢?即便徐行。又自忖,我何不停下来呢?当...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2569460.html
  • 地藏道场九华山

    ;(三)备述五浊 中一切僧尼、居士及其它有情众生的种种善恶业报,以及地藏菩萨渡尽众生,方证菩提,地 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地藏菩萨成了释迦佛灭后、弥勒佛未生前这一时期内来到人世间 执行教化众生...成圆状。  当地僧俗根据金地藏生前的事迹与死后的祥瑞,把他神化为佛经所说的地藏菩萨应,对 其住过的化城寺寺宇文物、肉身塔等加以保护,进行供奉,宣传“施一金钱,报一重果,下 为轮王,上登圣地”和既“不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5469493.html
  • 佛法是彻底改造人生宇宙、实现人类最高理想的权威科学

    的现实生活中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坛经》也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因为转依成佛必须在现实生活中随认识的正确真实而改变世间为出世间。若然,修学六波罗蜜多,应当在度众生的现实生活中用“不取不舍...北有南,无南则无北,无北亦无南。以精神世界言:待善有,待有善,无善则无,无亦无善;待染有净,待净有染,无染则无净,无净亦无染。这种观待道理,法尔如是,也就是人生宇宙主要的自然规律。整个大宇宙中...

    唐仲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31069852.html
  • 净元法师著:慧日集(第二辑)

    不起一念贪惜眷顾。  若不心地光明,慧心显发者,佛祖欺诳人也!  第41篇   躲在象牙塔里修行,永不得佛法旨趣。  把世间看成五浊,而怕沾染,岂是佛陀旧制?  用“原始”来创造一个新的机缘应该是...道人─大乘中的附佛法外道,因误解大乘空义,而以见取   空,不承认因缘果报,为断灭论者。  犊子─部派佛教时之犊子部,主张一切法实有,以补特伽罗(我)   与五蕴不即不离,为生死轮回的主体,常住不灭...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3270237.html
  • 林丽淑: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对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之几项建言

    因此,佛教界的团结合作与和谐,在当今冲突不断的五浊中,就显得特别重要。 ... 现今之,道德沦丧,世人交相征利,形成世风糜烂;并且不明因果,以肆意报怨为能事,因此全球各地恐怖事件不断,造成人心惶惶,这是真正的 “劫浊”。 ...

    林丽淑 ( 美国芝加哥华藏净宗图书馆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0573305.html
  • 菅野博史:《法华经》与宗教间的对话

    法华经》安乐行品的开头,文殊菩萨问释尊:“菩萨摩诃萨于后,云何能说是经”,释尊回答:“若菩萨摩诃萨于后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并顺次说明了四法的内容。此四法即四安乐行。 ...制止他们的退席,反而说留下来的人都是“纯有贞实”的,并开始说明释尊于此出现的理由和目的。释尊说明∶包括释尊在内的三世诸佛,是为了唯一的一件大事而出现于。这唯一的一件大事就是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

    菅野博史 ( 日本创价大学教授、国际佛教学高等研究所所长)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2473333.html